close

          

身分不明數十載 平埔族尋根正名
移居花東縱谷地區的西拉雅族群像。圖/台博館提供 在30年代移居荖濃溪上游甲仙的西拉雅族人。圖/台博館提供
巴則海圓領無袖開襟貫頭短衣。圖/台博館提供 身分不明數十載 平埔族尋根正名  【聯合報╱本報記者周美惠】 2009.10.11 04:09 am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.. 2008 吉貝耍 西拉雅平埔夜祭 - Rex ...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八八風災中小林村慘遭滅村,卻喚起台灣對平埔族的關心。如今文建會已決定資助殘存的小林村民延續平埔夜祭,新任原民會主委孫大川也贊成西拉雅族在文化上正名。 1956年,政府實施台灣在二次大戰後,第一次人口普查,當時有2萬7,009個人被列為「族系未詳」,學者將這些「族系未詳」者歸類為平埔族。他們的後裔徘徊在不明的族群邊界數十載,目前正努力尋求身分認定。 文化豐富 超乎想像
在八八水災中慘遭淹沒的小林村,是西拉雅族後裔群聚的重鎮,滅村後,隨著小林村獨樹一格的平埔夜祭錄影資料曝光,一時之間,小林村彷彿成了平埔文化「代名詞」。
事實上,平埔文化的多元豐富遠超過一般人想像,小林所屬的西拉雅族也不全然信仰傳統的「太祖」,另一半人信仰的其實是基督教。和小林村力圖復振平埔夜祭相較,這些信仰基督教的西拉雅族裔,近年來藉由語言的復育尋根,並積極推動平埔正名。
靠海內陸 落差明顯
出身菲律賓的音樂家萬益嘉,在和西拉雅文化協會理事長萬淑娟結婚後,在閱讀古老荷蘭文與新港文對照的聖經時,發現這個被視為「死亡」的語言和他自己的母語竟如此類似。他決定「喚醒」西拉雅語。歷經7年努力,萬益嘉以新港文書的「馬太福音」為基礎,完成「西拉雅詞彙初探」一書,成為目前西拉雅文化協會定期舉辦語言營、試圖復育母語的依據。
台灣博物館現正舉行的「采田福地─台博館藏平埔傳奇」,展現的平埔族多元風貌,連鑽研平埔文化的學者也覺得目眩神迷。仔細比較,又可從台博館展出的數個平埔族群文物中,明顯感受到靠海的平埔族與內陸的平埔族之間的落差,南部如西拉雅族與漢族的差異較小,不如中部的巴則海、拍瀑拉族的古文物,有著合乎一般人刻板印象的「原住民」文化特徵。
小林滅村 問題浮現
「采田福地」策展人吳佰祿分析,平埔族群在台灣數百年本土文化發展中扮演「隱形」的關鍵角色。
相較於高山原住民族的傳統與現代,存在明顯鴻溝的情況,平埔族群特殊的海岸、平原生態區位,從1千多年前,即不斷與外來文化接觸,17世紀以降,更將外來文化與本身文化進行融合,隨時間改變呈現「涵化」現象。相對地,居住在內陸的巴則海等族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則較晚。平埔族群在不同時期受到不同程度的文化衝擊,又以清代漢人大規模遷居台灣的影響最大。
在小林滅村後,其村民多為西拉雅族裔、卻未具官方認定的原住民身分的事實浮上檯面。文建會已決定資助殘存的小林村民延續平埔夜祭。新任的原民會主委孫大川也表示,他「贊成西拉雅族在文化上正名」。
法定地位 據理力爭
孫大川的平埔族「文化正名」論,雖已較過去原民會一向不承認平埔族的態度「開放」,但已引起議論。鑽研平埔族研究的學者簡史朗指出,過去雖然也有人主張先求「文化上的復振」再說,然而,現在許多平埔族裔無法獲身分的認定,是因為台灣省政府在民國46年辦理「平地山胞」登記時,僅屏、花、東、苗四縣政府獲知會,其他縣市錯失身分認定的權利,光是「文化正名」解決不了問題。 積極推動平埔正名的萬淑娟也表態,「不同意只是文化上的正名」,目前台南縣已有1萬多名西拉雅族人向台南縣政府登記其原住民身分,雖然一時無法獲中央主管機關認可、取得法定地位,「熟」男「熟」女依舊堅持要尋回自己的身分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清代徐澍的「台灣番社圖」,描繪出平埔族群漁撈的情景。圖/台博館提供 福、廣、熟、生 你是哪種人?
【聯合報╱周美惠】 1905年,日據時代的台灣總督府實施「第一次臨時戶口調查」,建立台灣的戶口制度。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生葉高華指出,這套制度沿用清代的概念,將本島人分成「福建人」、「廣東人」、「熟番」、「生番」四大種族。 「如果你的祖先於日本時代已住在台灣,你現在仍可到戶政事務所調出你家族的戶口調查簿,看看你的祖先屬於『福』、『廣』、『熟』、『生』的哪一種」?葉高華表示。 
1956年,政府舉行台灣在戰後第一次人口普查。當時有2萬7,009個人,被歸為「族系未詳」。因他們不屬大陸省籍、不是台籍漢人,也無法歸類在山胞九族裡的任何一族。「這些人究竟是什麼人呢?真相就在他們的地理分布中。」葉高華在其部落格「地圖會說話」指出。
被列入「族系未詳」者,主要集中後龍、埔里、白河、大內、新化、左鎮、內門、六龜、潮州、萬巒、長濱、玉里、富里。這些地方都是日本時代平埔族的主要聚集地。「不難判斷,這些『族系未詳』的人就是平埔族」。
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詹素娟在「熟番身分論」一文也分析,在1956年的人口普查時被列為「族系未詳」者,分布在台南縣市、高雄縣市、屏東縣、台東縣及花蓮縣的人數約占總人數的82%,換言之,這些自認是「番」,但非「生番」的人,8成以上分布在南台灣。
1935年,日本殖民政府舉行的國勢調查,將「熟番」改稱平埔族、「生番」改稱高砂族。當時,台灣的平埔族共有5萬7,812人。21年後,政府的人口普查,平埔族的人數卻少掉了一半。落差何在?
詹素娟指出,政府在1956年的人口普查,以「山地同胞」取代了「高山族」一詞;平埔族因分布在平地,約有半數依其使用的常用語,祖籍被歸為「福建」或「廣東」;其他被視為與山胞同屬性的人,因不屬於「九族」的任何一族,被畫入了「族系未詳」。
1950年代的國家戶籍登錄不具備任何攸關身分認定的附帶福利,卻仍有高達43.47%的平埔族人,仍自認是「番」,只是無法歸入當時的族系分類,這些「族系未詳」者應是具有強烈平埔族意識的人。
在人口普查後,政府繼而辦理「平地山胞身分認定」,將這些最後的平埔族歸入「平地人」當中。「平埔族連『族系未詳』的位置也被剝奪了。」葉高華評論。 但當年政府在辦理平地山胞身分認定時,並未發文給台南縣等地方政府,成了平埔族群目前據以爭取身分認定最強而有力的證據。 

 

2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黃莉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